“生命應當如何?我們仍在探索。”這是攝影創作者姜先生為透析媽媽日本旅行所拍攝紀錄片結尾的一句話,看完短片一度引人深思。
躺在整潔安靜的透析室透析,是腎病患者再普通不過的日常。而短片中這位始終眉眼含笑,動作干脆利落的女性,展現出比同齡人更旺盛的生命力——時而隨心漫步于京都街頭,時而湖面乘舟穿行蒼翠叢林間,時而靜坐公園長椅看人來人往,滿眼新奇沉醉于不同以往的一切,構成了那里獨特的景色。
近日,在威海姜先生家中,我們探尋到了短片背后的故事。
初見透析媽媽張女士,親切的微笑一直掛在臉頰上,見到有人來家中探訪,張女士揮手打起招呼,抬起手臂的時候,露出手臂上隆起的內瘺——那是她們的“生命線”。
當提及這次旅行是源于怎樣一場契機時,姜先生分享了一張照片,照片中的母子倆笑容燦爛。“這是我媽媽和發小的媽媽帶著我和發小去爬山時候拍的,過去二十多年了,我和發小聊天時突然有了這個想法:小時候總是媽媽帶著我玩,長大了輪到我帶著媽媽玩了。”就這樣,姜先生和發小一拍而合,但受到透析的限制,腎病患者的出行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自2013年透析開始,張女士每周三次、每次上機四小時,奔走于醫院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已經十多年,“我想讓依靠透析機活著的媽媽,當一次普通人。”姜先生心疼地表示,媽媽性格樂觀積極,熱愛生活,不想媽媽只能禁錮于醫院一方天地。
“在這次出國之前,我們嘗試過在國內旅游,去成都玩了七天,腎病患者出行有飲食、水分等很多注意事項,最大的問題就是依賴透析機,但是我們跟威高透析配合的很默契,到成都之后無縫銜接地做了透析,也給了我們此次出行很大的信心。”
威高透析在威海共設有5家透析中心,為腎病患者提供預防、治療、康復等專業腎臟醫療及血液透析服務,是原國家衛生部“獨立血液凈化中心”民營試點單位。目前全國運營近百家透析中心、多家腎臟病專科醫院,業務遍及山東、四川、福建、廣東、河南、江蘇、甘肅、安徽、山西、云南等省區。
所以,當張女士與主管醫生提出有想要去成都的想法時,醫生評估了她的健康狀況后認為可以出行,并對接了當地的透析中心,與其溝通了張女士平日的治療方案、用藥等詳細情況后,抵達成都當日,張女士順利完成透析。對于這次成都之行,張女士笑著說“什么都沒用我做,也不需要等待,我去了就上透析機了,設備和我之前用的也一樣,什么都跟在威海一樣。”在遙遠的他鄉,張女士卻找到了“熟悉”的家的感覺。
有了成都游玩的經歷,姜先生對這次日本順利出行頗有信心,在做好了完備的出行計劃后,再次得到了威高透析的全力相助,聯系了日本的醫院進行透析。
這趟跨國游對于張女士來說可能只是換了一個透析的地理位置,而對于威高透析的工作人員來說卻是眾人在背后的支持,兩個國家之間的感染篩查化驗單是否能夠互認,腎友異地血透前,要先驗血,工作人員需要提前對接治療方案,提前準備好化驗單,讓腎友一下飛機就能驗血,減少等待化驗的時間。張女士還沒有抵達日本,日本的醫院就已經拿到了她的病情報告和血管通路圖,提前了解病情,并做好萬全之策。
在日本透析時,張女士驚喜地發現,堅持透析長達50年的也大有人在,“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會給我更多的歡樂和希望,對于外界來說,這是腎病患者的一次出國之旅,但對于我個人來說,這卻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出國游,因為有眾多的‘守護者’,為我的安全‘鋪路’,正是他們的默默付出,才讓我們看到更多希望,對我們而言也更有信心能夠堅持下去。我也想跟病友們說,要勇于嘗試,如果再有機會,我還是會選擇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