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魂·初心不改
如果說在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里
拋灑熱血、奮勇殺敵
是軍人軍魂的最好體現
那么和平年代里
默默奉獻就是軍人的最好寫照
在威高,有這樣一隊退伍老兵
男兵,激情燃燒紅似火
女兵,青云不墜巾幗志
他們退役不退伍,退伍不褪色
在醫療崗位上繼續發揮光熱
以光榮的事跡、光輝的形象、堅韌不拔的信念
展現了軍人和醫療人的風采與擔當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到來之際
威高連鎖透析中心向奮戰在醫療戰線上的退伍軍人
致以節日問候!
威高連鎖透析中心首席專家
孟建中
身在部隊勇于求知奮進,退伍繼續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光熱,面對患者永葆醫者仁心——有著40余年從醫經歷、40余年軍齡、40余年黨齡的孟建中,在威高連鎖透析中心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始終忠于職業,忠于選擇,忠于初心,先后服務了數萬名腎病患者,在平凡歲月里譜寫了一曲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的贊歌。
孟建中在16歲的時候就光榮入伍,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因工作突出、專業技術能力強,加上刻苦鉆研、求實上進,孟建中在部隊期間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被評為軍區優秀共產黨員、自學成才標兵、技術拔尖人才,被評為山東省“十佳醫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她帶領的科室2011年被中華婦女聯合會和全國婦女“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2015年,孟建中離開了她摯愛的部隊。退伍之后做什么?孟建中毫不猶豫地決定繼續行醫。就在這一年,她帶領團隊加入威高,她把軍區醫院更勝一籌的那種干勁投入到了威高血液透析連鎖中心建設的事業中。
在威高的舞臺上,孟建中盡展所能。她帶領團隊以戰友情懷、鐵的紀律、優良傳統、軍人作風帶領醫療團隊。她定期飛往全國各地為威高透析連鎖中心的尿毒癥患者排憂解難,她想盡一切辦法為尿毒癥患者透析解決離家遠、看病難、看好病等問題,幫助尿毒癥患者延續生命,不斷提高尿毒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臨床醫學、腎臟病學、透析先進技術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在腎臟病危重及疑難病例的診治及搶救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已為更多的尿毒癥患者解除了病痛。2021年,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組織的第十屆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結果揭曉。山東大學共有9名科技工作者榮獲“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孟建中教授光榮入選。
威高連鎖透析中心護理總監
于穎
身在部隊不斷求知奮進,退伍后跟隨孟建中繼續發揮光熱,有著39余年護理經歷、軍齡的于穎,在血液凈化護理事業中,不斷追逐夢想,一心做一名為醫學護理事業有用的人。
1976年入伍,于穎光榮地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在部隊醫院中,她勤奮好學,努力當好一名戰士,并考入軍醫大學。那一天起,她無私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從內心默默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護理事業,就要像南丁格爾一樣把一生獻給護理事業,為護理事業奮斗終生。
從傳染科、小兒科、小兒外科、ICU、血液凈化科的護理工作,多次完成醫院交給的各項特殊任務,特別是2003年在非典疫情肆虐的情況下,積極報名參加抗擊疫情工作。因護理工作突出、護理專業技術全面、能力強,加上自身刻苦鉆研、求實上進,她擔任全軍血液凈化專科護理培訓基地護理學科帶頭人,現任中華護理學會血液凈化專業委員會專家庫成員等多組織要員。她先后榮獲“三等功”“濟南軍區優秀共產黨員”“濟南軍區聯勤優秀工作者”“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首屆山東省百佳護士”、醫院護理大比武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獲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表核心論文46篇、主編著6部。
2015年,于穎在孟建中的帶領下,繼續行醫。作為全軍級血液凈化專科護理培訓基地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的帶頭人之一,于穎緊緊圍繞專科發展,制定相關的護理制度、規范與流程,編寫《威高護士長工作手冊》和《持續質量改進手冊》及《手衛生管理調查手冊》等同質化管理工具。
她將醫學人文理念與醫院傳統文化精髓緊密結合,并根植護士心中,打造暖心人文護理品牌。開展“讓醫學回歸人文,讓服務溫暖如春”、“暖心暖護”、“小細節大人文”等活動和“人文護理七個一”工程,創新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全周期無縫隙人文服務模式,實施人文護理服務舉措。打造了一支凝聚力強、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護理團隊。
她經常告訴護士:咱們干醫療的就是良心活,我們與病人之間沒有血緣關系,但是我們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
威高連鎖透析中心區域護理經理
韓志雙
兩次參加南蘇丹維和醫療隊,她又奔赴上海做血透志愿者。“我不是援兵,我們是戰友!”她就是連鎖透析區域護理經理韓志雙。1987年入伍,軍齡30年,兵種為空軍后勤。
作為援滬血透醫療團隊的一員,韓志雙在上海浦東一家公立二級綜合醫院腎內科病房堅守了50多天。
疫情期間,上海各大醫院的血透治療面臨極大困難,血透求助也成為最迫切、最受關注的求助內容之一。為了解決人手緊缺的難題,除了面向全市招募血透志愿者外,全國各地公立、非公立醫療機構也都派遣了大批血透醫護人員,馳援上海。
韓志雙就是威高首批援滬隊伍的血透志愿者之一。52歲的她,曾在部隊醫院心腎內科從事護理工作30多年,兩次參加南蘇丹維和醫療隊任護士長。軍人的颯爽,山東人的熱忱,這兩點,在韓志雙身上都顯露無疑。她說,無論是上海院方的醫護人員,還是她所接觸到的血透患者,都經常稱他們這些血透志愿者是“援兵”,“我其實不太想說我們是援兵什么的,因為無論是救死扶傷,還是抗擊疫情,這都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陣地”。
韓志雙認為,作為軍人,戰友與戰友之間,是可以把后背交給對方的。無論是救死扶傷,還是抗擊疫情,我們所有人都是同一個戰線。
牟平血透中心主任、乳山血透中心名譽主任
薄濤
薄濤1976年12月入伍,當時17歲,在部隊奮戰了14年。他剛當兵時在空軍地空導彈第十三團第九十營衛生所擔任衛生員、助理軍醫,后來到海軍409醫院任軍醫。現為威高牟平血液凈化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華西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原山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血液凈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煙臺毓璜頂醫院血液凈化中心主任。
他從事血液凈化工作27年,能熟練地應用多種血液凈化技術對急、慢性腎功能不全,高脂血癥、急性中毒、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進行治療,在預防和治療尿毒癥相關的急、慢性并發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為病人建立臨時和永久性血管通路。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國家級12篇,獲煙臺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參編著作一部。生活上的薄主任愛好廣泛,閱讀寫作、書法繪畫、攝影垂釣、品茗賞花……無一不散發著他對生活的熱愛。
工作中的薄主任,平易近人中帶有對學術的嚴謹,查房之前認真翻看病歷,分析化驗單,對于不同的患者給予針對性的健康宣教,遇到疑難病例帶領年輕醫生進行學習討論,帶動整個醫療隊伍不斷進步。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是對工作中的薄主任的真實寫照。2021年的正月初二,大家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之中,也給平日里嚴肅緊張的透析室增添了歡聲笑語。就在中心值班醫生在候診區同患者互相拜年的間隙,一位患者精神憔悴、面色蒼白擠進了候診區,該患者不是當天透析的患者,值班醫生立即為其進行對癥處理,并通知值班領導薄主任,薄主任對該患者進行詳細周密的查體,逐一排除病因,其他患者在井然有序的上下機,薄主任一直陪在患者身邊,給予心理疏導,消除其緊張情緒,給予對癥處理,待患者好轉后,對其進行節假日相關性健康宣教,并送回家中。回家后,又對患者進行了查體,了解居家基本情況,給予相關指導,直至下午3點才驅車返煙,回到牟平中心查房。下午6點,薄主任聯系該患者,詢問有無不適。大年初九,各行各業正常復工,該患者特意為中心送上錦旗,以表對薄主任以及中心所有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他表示,錦旗普通、情義無價,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當自己在家不舒服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去醫院,不是求助于任何人,而是來中心,他相信威高中心醫護人員。薄主任說,這面錦旗,價值萬金。它會促使我們激勵我們全心全意地勇往向前。中心的醫護人員也會牢記薄主任的諄諄教誨,不忘使命、堅守初心。
軍心·魚水之情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關系,發揚擁軍愛民的光榮傳統,營造“退伍軍人不褪色、再立功”的良好氛圍,濟南威高腎科醫院于7月27日至7月28日在醫院一樓大廳舉辦了2022年“醫患共融迎接八一暨威高健康大講堂”活動。醫院全體人員及醫院23位退轉軍人和部隊非現役文職人員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副院長莊利民主持活動。
全體人員紅歌嘹亮歡慶“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于穎總監擔任醫患合唱團總指揮。
孟建中院長親臨授課:結合最新數據分析:大陸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長,平均透析齡也逐年提高,在病魔面前,活下去就是硬道理!堅持拼搏、積極配合、科學管理、生命才有機會。并表彰了先進:致敬與我們并肩戰斗的抗病英雄及親友們!
透析室副主任齊惠、病房副主任楊曉鳳分別為其它班次患者做健康宣教!
孟建中院長最后總結:通過八一建軍節與患者互動健康教育,讓患者認識到節律生活控制飲食飲水的重要性,大大地提高了患者依從性,進而提高透析生存年限,走得更遠!本次活動還體現了我院對退伍轉業軍人和部隊文職人員的誠摯關懷,希望全院員工保持軍人的“血性、自信、勇敢、堅韌、嚴謹和忠誠”六大本色,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繼續發揚革命軍人的優良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絕對忠誠,立足崗位,以飽滿的激情和優異的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